安泰纺业:原液着色技术引领绿色纺织,三十载积淀铸就行业标杆

(正文)
2025年7月的张家港,暑气渐浓,安泰纺业的生产车间里却一片井然有序的忙碌景象。市场部经理李雄站在样品展示区,手中拿着一卷色泽饱满的宝蓝色腈纶条,对来访的客户介绍道:“这款原液着色腈纶条是我们今年的主打产品之一,从原料端就融入色彩,不仅色牢度远超传统染色工艺,更能减少80%以上的水资源消耗。”这番话的背后,是安泰纺业对行业趋势的敏锐洞察与技术沉淀的厚积薄发。
作为一家成立于1993年的纺织企业,安泰纺业在江苏张家港深耕三十余载,已发展成为国内腈纶纱线领域的标杆企业。近期,随着汇隆新材等企业在原液着色涤纶纤维领域的积极布局,市场对绿色环保纺织材料的关注持续升温。“虽然新闻聚焦于涤纶领域,但‘原液着色’这一核心技术理念,与我们深耕多年的有色腈纶条业务不谋而合。”李雄表示,公司早在十年前就组建专项团队攻关原液着色腈纶技术,目前已实现十余种常规色系的稳定量产,年产能达8000吨,产品广泛应用于高端针织内衣、时尚家纺等领域。
原材料市场的波动始终是纺织企业关注的焦点。7月以来,国内丙烯腈库存攀升至4.58万吨,吉林石化26万吨新装置即将投产的消息,让行业对原材料供应预期趋于乐观。“丙烯腈是腈纶生产的核心原料,占生产成本的60%以上。”生产部黄厂长站在中控室的大屏前,指着实时更新的原材料数据说道,“我们通过与吉林石化、山东海江等头部供应商建立长期战略合作,结合自建的智能仓储管理系统,能够动态调整采购策略。像这次山东海江装置临时检修,我们凭借提前备货和备选供应商机制,完全规避了生产断供风险。”而面对利华益丙烯腈报价下调50元/吨的市场变化,安泰纺业通过工艺优化将原料单耗降低至行业平均水平的92%,进一步消化成本波动带来的影响。
在花式纱线车间,一排排精密纺机正在织就形态各异的纱线产品。“当浙江开氏等企业下调涤纶长丝报价时,我们反而接到更多差异化订单。”李雄拿起一款竹节腈纶纱解释道,“常规涤纶产品面临价格竞争压力,而下游品牌更愿意为独特性买单。我们开发的段彩纱、圈圈纱等200余款花式产品,通过与设计师品牌合作,能实现30%以上的溢价空间。”这种以创新驱动的产品策略,让安泰纺业在传统纺织市场之外开辟出蓝海。
从1993年的小型纺纱厂,到如今拥有五条进口生产线、年营收超3亿元的现代化企业,安泰纺业的发展轨迹印证了中国纺织企业的转型升级之路。“我们每年将营收的5%投入研发,组建了由12名工程师组成的技术团队,最近刚获评‘江苏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李雄的语气中带着自豪,“下一步,我们计划利用吉林石化新装置投产带来的原料优势,扩大有色腈纶条产能至1.2万吨,同时开发抗菌、阻燃等功能性腈纶产品,让‘张家港制造’的纱线走向更多国际舞台。”
午后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车间,一卷卷打包完毕的腈纶纱线正等待发往浙江、广东等地的客户。在纺织行业深度调整的当下,安泰纺业正以三十年的技术积累为锚,以市场洞察为帆,在绿色制造与创新发展的航道上稳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