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高温季订单排到9月!安泰纺业凭差异化“宝贝”领跑纺织制造

高温季订单排到9月!安泰纺业凭差异化“宝贝”领跑纺织制造
李伟,市场部经理
25/07/17

2025年7月中旬的张家港,午后阳光正烈,安泰纺业市场部经理李雄的办公桌上,摊开的不仅是最新的行业周报,还有一叠刚从生产车间送来的彩色纱线样品——雾霾蓝的腈纶条、带着竹节纹理的花式纱,在日光灯下泛着柔和的光泽。“纺织制造指数一周涨了近3%,跑赢大盘不少,但同行们的高温假通知却一封接一封,”李雄指尖划过屏幕上“纺企经营压力增大”的标题,抬头看向窗外不远处依旧机器轰鸣的厂区,“咱们能顶住,靠的还是那批‘差异化’的宝贝。”

穿过办公楼连廊,生产车间的热浪扑面而来,却丝毫没影响流水线的节奏。生产部黄厂正戴着安全帽在腈纶条生产区巡查,额角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他却顾不上擦,眼睛紧盯着屏幕上的色差监测数据:“这批孔雀绿的腈纶条,色牢度必须控制在4级以上,下游品牌要用来做秋季童装,对环保和安全要求高着呢。”他转头对身旁的技术员叮嘱,“上周刚升级的色母粒精准配比系统,再调两个参数试试,争取把色差范围缩到ΔE≤1.5。”

这样的场景,在安泰纺业早已成常态。这家1993年诞生于张家港的纺织企业,从最初几条腈纶纱生产线,到如今能年产3万吨腈纶条、1.5万吨花式纱线的行业“隐形冠军”,靠的正是对市场需求的敏锐捕捉和对生产工艺的极致打磨。

“你看这组数据,”李雄拿着刚打印的行业报告走进车间,递给黄厂,“截至7月3日,全国棉花加工率100%,销售率94.4%,同比提高了8.9个百分点,上游原料供应倒是稳得住。但进口棉主要港口库存周环比降了3.08%,总库存不到40万吨,棉价后续说不定有波动。”他顿了顿,指着样品架上的腈纶纱,“咱们的优势就在于此——腈纶产品本身就具备轻盈保暖、色彩饱和度高的特性,而且原料结构灵活,不完全依赖棉花。上周山东的老客户追加了200吨有色腈纶条,就看中咱们能帮他们规避棉价波动风险,还能省去后续染色环节,交货周期直接缩短15%。”

黄厂接过报告,翻到生产数据页笑了:“可不是嘛,6月咱们的花式纱线订单量同比涨了23%,尤其是那款‘云朵绒’腈纶纱,摸上去像撸猫一样舒服,浙江的服装品牌一下子订了5000锭,说是要做冬季的轻奢家居服系列。为了赶这批货,车间把原来的‘三班八小时’调成了‘四班六小时’,配上新增的智能温控系统,工人轮班休息时机器不停,既避开了正午高温,又把日产能提了12%。哪有空放高温假?订单都排到9月了!”

这份忙碌,背后是安泰纺业32年的技术积淀。早在十年前,公司就组建了专项研发团队,针对腈纶纤维的染色难题攻关,如今自主研发的“原液着色腈纶条”工艺,不仅能实现1600多种潘通色号的精准匹配,还能将染色过程中的污水排放减少80%,去年更是拿下了“国家绿色工厂”认证。“现在下游品牌都在讲‘可持续时尚’,咱们的有色腈纶条不用后道染色,坯布直接织出来就是彩色,客户拿去做成衣,碳足迹报告都好看不少。”李雄补充道,“上周新疆出台纺织服装产业九条新政,虽然咱们基地在江苏,但政策里提到的‘鼓励差异化纤维应用’,正是咱们一直在做的事。”

说话间,车间的AGV小车载着刚打包好的腈纶纱卷驶过,黄色的标签上印着“安泰纺业·2025秋冬限定”。李雄望着车队消失在物流通道的方向,语气里带着笃定:“7月刚过半,腈纶纱的订单量同比已经涨了12%,花式纱线更是翻了番。这纺织制造指数的上涨,咱们也算实打实贡献了一份力。从1993年到2025年,安泰在张家港扎了32年根,靠的就是‘盯着市场走,攥紧技术拳’。未来?当然是把腈纶这条线做深做精,让更多人知道,中国纺织不仅有规模,更有‘安泰造’的好品质。”

窗外的阳光依旧炽热,但安泰纺业的车间里,机器的嗡鸣与工人的脚步声交织,正奏响着属于这家老牌纺企的夏日奋进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