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安泰纺业:原液着色腈纶技术引领行业“降本增效+品质升级”新潮流

安泰纺业:原液着色腈纶技术引领行业“降本增效+品质升级”新潮流
李伟,市场部经理
25/07/24

七月的张家港,长江边的风带着湿热的气息掠过安泰纺业的厂区,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却井然有序——这里的生产线正满负荷运转,一批发往浙江的莫兰迪色系有色腈纶条即将下线,而市场部经理李雄的办公桌上,摊开的是近一个月的客户询价记录,数据显示,咨询“原液着色腈纶产品”的家纺企业比上月增长了35%。“这波市场热度,其实早有信号。”李雄拿起一份行业报告,指着7月中旬的两条新闻,“你看,河北艾科瑞刚获得原液着色腈纶黑色纤维的制备方法授权,汇隆新材也在投资者互动中提到原液着色涤纶纤维在家纺、服装领域的需求增长,这说明‘从源头着色’正在成为行业共识。”

作为1993年就扎根张家港的纺织老兵,安泰纺业从最初的单一腈纶纱生产,到如今覆盖腈纶纱、腈纶条、有色腈纶条、花式纱线的全系列产品线,32年的积累让它对市场趋势有着敏锐的嗅觉。“上个月涤纶短纤价格持续弱势,不少下游企业开始调整原料结构。”李雄解释,“腈纶纤维本身保暖性、柔软性突出,适合秋冬服装和家纺面料,而我们的有色腈纶条用的是原液着色技术,从纤维生产环节就直接调色,色素均匀分布在纤维内部,色牢度比传统染色工艺至少高2级,耐洗耐晒,而且省去了后道染色环节,客户的生产成本能降低15%以上——这正是现在市场需要的‘降本增效+品质升级’方案。”

这样的产品优势,背后是生产端的硬实力。在生产车间,黄厂正带着工程师检查新投产的德国原液着色生产线。“这条线是去年投的,现在能实现168种基础色的快速换产,客户上午下单,下午就能调配方,3天内出样。”黄厂指着正在运转的设备,“就像前几天,上海一家做高端羊绒混纺的客户要定制‘落日橙’色腈纶纱,传统工艺至少要7天打样,我们用原液着色技术,48小时就把样品送到了客户手上,现在订单已经敲定了500吨。”他笑着补充,“生产部和市场部每周都开会,李经理他们反馈的客户需求,比如‘窗帘面料要耐晒500小时不褪色’‘服装面料要色彩饱和度高、手感蓬松’,我们都能通过调整纺丝温度、色素配比来实现,这就是32年专注腈纶的底气。”

这份底气,也体现在与客户的长期合作中。国内知名家纺品牌“水星家纺”的供应链负责人曾评价:“安泰的有色腈纶条做出来的窗帘,洗过10次颜色还是跟新的一样,终端消费者投诉率下降了60%。”而在出口市场,安泰的花式纱线凭借独特的竹节、圈圈等纹理设计,常年供应日韩服装品牌,“他们特别喜欢用我们的腈纶花式纱做毛衣,说既有羊毛的质感,价格又更亲民。”李雄说。

从1993年第一缕腈纶纱下线,到如今拥有20项纤维制备专利、年产能超2万吨的腈纶领域隐形冠军,安泰纺业始终踩着行业发展的节拍。“原液着色不是简单的技术跟风,而是对绿色纺织趋势的响应。”李雄望着厂区里的污水处理站,“传统染色每吨纤维要耗水100吨,我们的原液着色技术能节水80%,这不仅是帮客户降成本,更是整个行业的责任。”

夕阳西下时,车间的第一批“落日橙”腈纶纱打包完毕,即将发往上海。李雄的手机又响了,是一家做汽车内饰面料的新客户,“听说你们的有色腈纶条颜色稳定,能不能帮我们开发一款‘深海蓝’?”他笑着按下接听键:“当然,我们的研发团队随时待命——毕竟,让每一缕纤维都‘自带色彩’,这是安泰32年没变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