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泰纺业:原液着色技术踩准行业趋势,减碳35%引领纺织绿色转型

2025年7月的张家港,暑气渐盛,但安泰纺业的生产车间里却透着一股冷静的忙碌——原液着色腈纶生产线正以95%的负荷稳定运转,一卷卷色泽饱满的有色腈纶条从流水线末端送出,即将发往浙江某头部服饰品牌的环保面料车间。市场部经理李雄拿着刚打印的行业动态报告走进生产部,黄厂长正盯着中控屏幕上的实时数据,两人的目光在"原液着色技术减碳35%"的标题上交汇,相视一笑。
"河北艾科瑞刚授权了黑色原液着色纤维的制备方法,加上行业今年把原液着色列为重点,这波趋势咱们算是踩准了。"李雄晃了晃手里的报告,指尖划过"12家头部企业完成中试产线布局"的字样,"三年前咱们决定从传统染色转向原液着色时,不少客户还担心颜色稳定性,现在看来,技术路线走对了。"
黄厂长调出一组数据,屏幕上的曲线清晰显示:自2022年安泰纺业第一条原液着色腈纶条产线投产后,产品不良率从传统染色的8%降至1.2%,每吨产品碳排放较传统工艺减少约280公斤,正好契合了行业报告里"减碳35%"的测算。"你记得2023年那个日本客户吗?他们为了做环保童装,点名要无染整腈纶条,当时咱们刚中试成功,硬是顶着压力把首批50吨订单的色差控制在△E≤1.5,现在他们的秋冬系列80%用的都是咱们的有色腈纶。"
作为1993年在张家港起家的纺织"老兵",安泰纺业从最初的普通腈纶纱生产,到2010年聚焦有色腈纶条,再到近年押注原液着色技术,每一步都踩在行业变革的节点上。李雄记得,2021年市场部做过一次调研,发现下游品牌客户对"环保面料"的询盘量同比增长47%,其中"无水印染""低碳纤维"是高频词。"当时黄厂带着技术团队跑了三趟中科院化学所,花了八个月攻关色母粒分散技术,终于解决了原液着色常见的'色点'问题。"
如今,安泰纺业的有色腈纶条已覆盖红、蓝、灰等28种常规色号,其中深灰、藏青两个色号通过了国际OEKO-TEX® Standard 100认证,成为国内少数能稳定供应原液着色腈纶深色系的企业之一。"传统染色要经过煮练、染色、固色好几道工序,耗水又耗电,"黄厂长指着车间外的水循环系统,"咱们的原液着色直接在纺丝阶段加入色母粒,染整环节直接省了,不仅成本降了15%,客户的面料生产周期也缩短了近一周。"
就在上周,李雄刚签下一笔200吨的大单,对方是国内运动服饰巨头,要求用原液着色腈纶条制作户外抓绒衣。"他们看中的就是咱们的颜色一致性和低碳属性,"李雄翻出手机里的合同扫描件,"合同里特别注明,每批货都要附带碳排放检测报告,这在三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从张家港的小工厂到如今年产能超万吨的有色腈纶核心供应商,安泰纺业用32年的时间证明:纺织行业的"破局",从来不只是规模扩张,更是对技术趋势的敏锐捕捉和对绿色发展的坚定选择。正如黄厂长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车间里的每一卷腈纶条,都得带着'未来感'——既要让衣服好看,更要让地球轻松。"
当下,随着原液着色技术在纺织行业的加速渗透,安泰纺业的研发团队又在攻关"生物基色母粒",计划明年推出可降解的原液着色腈纶系列。在这条绿色转型的路上,这家老牌纺企正以更轻盈的姿态,和行业一起向"零碳"未来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