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淡季不淡!安泰纺业智能生产订单排至八月,绿色创新引领纱线新潮流

淡季不淡!安泰纺业智能生产订单排至八月,绿色创新引领纱线新潮流
李伟,市场部经理
25/07/04

七月的张家港,暑气蒸腾,纺织行业正经历传统淡季的考验——高温假浪潮席卷,部分纺企开机率预计探底的消息在市场蔓延。但在安泰纺业的智能生产车间里,却是另一番景象:两条腈纶条生产线高速运转,机械臂精准抓取原料,MES系统屏幕上实时跳动着温湿度、断头率等数据,穿着蓝色工装的工人正有条不紊地监控着流程。"这两周,花式纱线的订单排到了八月中旬,特别是那款含30%腈纶的竹节纱,客户追加了三次订单。"生产部黄厂指着车间电子屏上的订单列表,语气里带着一丝忙碌的轻快。

这样的"淡季不淡",源于市场部经理李雄半个月前捕捉到的行业信号。"七月初看到纱卡类坯布询价增多的新闻时,我们就判断下游品牌在为秋冬面料做准备了。"李雄翻着手里的市场分析报告,"纱卡面料要做出差异化,纱线是关键。传统棉纱太平实,而我们的腈纶花式纱线,不管是结子纱的颗粒感,还是彩点纱的斑驳效果,都能让面料更有设计张力。"他随即带着样品奔赴江苏、浙江的几家牛仔服装厂,果不其然,一款混纺了腈纶与粘胶的"雪花纱"当场就敲定了300吨订单——客户计划用它开发2026春季的复古风牛仔外套。

能快速响应市场需求,背后是安泰纺业三十年积累的技术底气。1993年建厂时,这家张家港企业就专注腈纶纱线领域,如今已成为国内少数能同时生产腈纶纱、腈纶条、有色腈纶条及全品类花式纱线的企业。"腈纶的优势在于色彩饱和度高、蓬松保暖,还能模仿羊毛、棉花的手感。"黄厂解释道,"但以前客户总担心染色环节不环保,我们2023年引进的原液着色技术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他指向车间角落的一组设备,"有色腈纶条从原料熔融阶段就注入色母粒,省去后道染色工序,每吨纱线能减少200吨废水排放,色牢度还比传统染色提高1-2级。"这种绿色工艺恰好契合了当下行业对"无氟""低碳"的追求,今年上半年,有色腈纶条的销量同比增长了40%。

智能化升级则让安泰在高温季站稳了脚跟。"往年高温假至少要停两条线,今年有了智能车间,80%的工序实现自动化,60名工人轮休也能保证产能。"黄厂打开手机里的生产管理APP,"你看,昨晚系统预警2号机的牵伸罗拉温度偏高,技术员远程调整参数就解决了,放在以前得停机两小时。"这套投资8000万的智能纺纱系统,整合了自动落纱、在线检测、能源管理等模块,使腈纶纱的生产效率提升35%,次品率从2.3%降到0.8%。

从1993年的老式纺纱机到如今的智能生产线,从单一腈纶纱到覆盖多品类的"纱线解决方案",安泰纺业的三十年,正是中国纺织业从规模扩张到高质量发展的缩影。"下个月《亚洲牛仔》的新刊要公布优质供应商名录,我们的腈纶花式纱线已经进入候选名单。"李雄望着窗外厂区里的"1993-2023"纪念石碑,"三十年前我们靠'质量'活下来,现在要靠'创新'走得更远——不管是绿色工艺还是智能生产,最终都是为了让中国纱线在全球价值链上站得更高。"

车间里,新一批彩点腈纶纱正通过管道输送到包装区,它们将被送往广东的服装厂,变成明年春天橱窗里的时尚单品。而在安泰纺业的研发室,李雄和黄厂已经开始讨论下一个课题:如何用再生腈纶原料开发出更轻软的纱线,让"可持续时尚"从概念变成触手可及的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