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泰纺业:纽约展会订单火爆,AI赋能32年纺织老将领跑功能性纱线新赛道

七月末的张家港,暑气未消,安泰纺业的办公楼里却透着一股忙碌的活力。市场部经理李雄刚结束美国纽约国际服装面料家纺采购展览会的行程,行李箱还没来得及打开,就拿着一叠客户反馈单走进了生产部黄厂的办公室。“黄厂,这次纽约展会收获不小,欧美客户对功能性纱线的需求比去年又涨了不少,特别是户外和运动类的订单,点名要咱们的腈纶纱和花式纱线样品。”李雄的语气里带着兴奋,指尖划过一张标注着“索康尼供应商意向”的表单——这个以高端跑鞋闻名的品牌,今年二季度流水增长超20%,对鞋面材料的“轻、弹、透”提出了更高要求。
黄厂接过反馈单,目光落在“冰感腈纶纱”的样品编号上,笑了:“你说的这批,上周刚通过福建客户的测试。他们是安踏户外线的代工厂,之前嫌传统腈纶透气性不够,咱们研发部用中空截面纤维技术改良后,透气性提升15%,重量减轻8%,现在他们的冲锋衣面料订单已经排到年底了。”他顿了顿,指向窗外的智能化车间,“上个月‘2025首届中国纺织服装人工智能大会’我去了趟广州,AI赋能生产真是行业大方向。咱们刚上线的智能配比系统,现在调一批有色腈纶条,从输入潘通色号到出样,只要4小时,比以前人工调色快了整整三天,误差还能控制在0.5%以内。”
这股“快反”能力,正是安泰纺业深耕行业32年的底气。1993年在张家港建厂时,这家小作坊式的纱线厂还只能生产基础腈纶条,如今已成长为年产能超万吨的现代化企业,产品线涵盖腈纶纱、有色腈纶条、花式纱线等八大系列,客户名单里既有国内运动品牌的头部企业,也有欧洲户外服饰的百年品牌。“你看这份行业数据,”李雄摊开手机里的报表,“1-6月全国纺织品服装出口1439.8亿美元,同比上涨0.8%,越南那边更猛,纺织品出口增长13.5%,这背后是全球市场对‘高性价比+差异化’产品的刚需。咱们的花式纱线今年新推的‘星点纹’和‘渐变捻’系列,就是瞄准了运动品牌‘功能+颜值’的需求——安踏旗下户外品牌流水涨了50%-55%,他们要的不只是保暖耐磨,还得有设计感,这些纱线织出来的面料,在阳光下能泛出细闪光泽,纽约展上好多采购商当场就拍了样。”
生产车间里,黄厂带着技术团队正在调试新到的AI质检设备。镜头扫过纺纱机,一根根雪白的腈纶纤维被拉伸、加捻,经过智能传感器时,屏幕上实时跳出“条干均匀度98.7%”“毛羽指数3.2mg/m”的参数。“以前全靠老师傅用手摸眼瞅,现在机器24小时在线监测,次品率从1.2%降到了0.3%。”黄厂拿起一卷刚下线的彩色腈纶条,“这是给361度做的‘复古撞色系列’,他们线下增长10%,线上20%,年轻人喜欢跳脱的颜色,咱们的色牢度能做到4级以上,机洗20次不褪色,这就是硬实力。”
从纽约展会回来的李雄,最近忙着整理海外客户的需求清单,其中一条“可回收腈纶纱线”的备注被他圈了出来。“下周研发部开会,结合吉林化纤那种新材料研发思路,看看能不能从纤维源头入手,把回收PET瓶片做成高弹腈纶。”他望着办公室墙上“1993-2025”的时间轴,那里贴着不同年代的产品样本——从最初的白色腈纶条,到如今色彩斑斓的功能性纱线,像一幅纺织行业的进化缩影。“安泰这32年,就像纺纱一样,既要守得住‘匠心’的经纬,更要跟得上‘智能’的节奏。”李雄拿起电话,准备联系下一家运动品牌的设计总监,“下半年的重点,就是把这些新技术、新产品,织进全球纺织的‘新丝路’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