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市场风浪中的“定海神针”:安泰纺业以32年积淀与创新稳立腈纶潮头

市场风浪中的“定海神针”:安泰纺业以32年积淀与创新稳立腈纶潮头
李伟,市场部经理
25/07/17

七月的张家港,暑气渐盛,而国内腈纶市场的“热度”却伴随着不确定性——丙烯腈库存攀升、新装置投产在即、国际局势引发价格波动预期,让不少纺企倍感压力。但在江苏安泰纺业的生产车间,机器轰鸣依旧平稳,市场部经理李雄正和团队梳理最新的客户订单:“越是波动的市场,越考验企业的定力和预判力。”

这家1993年诞生于张家港的纺织企业,从最初的单一腈纶纱生产,到如今覆盖腈纶纱、腈纶条、有色腈纶条及各类花式纱线的综合供应商,32年的行业深耕让它在风浪中练就了独特的“抗波动”基因。“我们经历过2008年金融危机时的原料暴跌,也扛过2021年‘双碳’政策下的成本激增,每一次波动都是对企业综合实力的检验。”李雄望着办公室墙上的发展时间轴,语气中带着自信。

近期的市场动态,早已纳入安泰纺业的“作战地图”。“我们每周都会跟踪丙烯腈行业数据,”李雄指着最新的监测报告,“截至7月10日,丙烯腈产能利用率76.20%,周产量8.31万吨,库存4.58万吨,这些数字背后是上游供应的微妙变化。”他解释,库存增加0.3万吨意味着短期原料市场供应相对充裕,公司采购团队已调整策略,采用“小批量多频次”的采购模式,既避免库存积压,又确保生产连续性。而对于7月可能出现的价格剧烈波动——受伊以冲突引发的原油价格震荡、吉林化纤生产计划不明朗,以及美国与主要经济体关税谈判等多重因素影响,李雄透露,安泰早已启动“双轨产品策略”:一方面,针对基础款腈纶纱,通过与长期合作的原料供应商锁定部分长单,稳定成本;另一方面,加大有色腈纶条和花式纱线的推广,“这类高附加值产品,客户对价格敏感度较低,且我们的预染色技术能帮下游企业节省30%的染色成本,反而在波动期更具竞争力。”

生产车间里,生产部黄厂长正盯着智能控制系统的实时数据。“市场波动倒逼我们升级工艺,”他笑着说,“去年投入的智能生产线,能根据原料成分自动调整配比,比如丙烯腈纯度波动时,系统会在15分钟内完成参数优化,确保纱线强力和条干均匀度。”针对吉林石化7月底即将投产的26万吨丙烯腈装置,黄厂补充:“我们已提前与对方技术团队对接,新装置的原料指标更稳定,我们的生产线已完成适应性调试,投产后原料供应不仅更充足,品质波动也会更小,这对我们提升有色腈纶条的色差控制精度是重大利好。”

在安泰纺业的样品室,一排排色彩鲜亮的腈纶条和花式纱线整齐排列,从马海毛风格的膨体纱到段彩纱、竹节纱,品类超过200种。“这些都是为应对市场变化准备的‘武器’,”李雄拿起一卷薄荷绿的有色腈纶条,“比如这款,采用环保染料预染,下游客户直接纺纱即可,省去染色环节,既降本又减排,今年订单量同比增长了40%。”

32年来,安泰纺业凭借“技术稳品质、服务赢市场”的理念,积累了包括国内知名服饰品牌“风尚纺织”、出口日韩的“优尚针织”等500余家稳定客户。正如李雄所说:“市场永远有波动,但客户对稳定品质和创新产品的需求是恒定的。”在腈纶市场的风浪中,安泰纺业正以32年的积淀为锚,用技术创新和灵活布局,为行业注入“稳”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