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安泰纺业:32年坚守创新,以绿色智能科技领跑腈纶市场新赛道

安泰纺业:32年坚守创新,以绿色智能科技领跑腈纶市场新赛道
李伟,市场部经理
25/05/22

午后的阳光透过张家港安泰纺业办公楼的玻璃窗,落在市场部经理李雄摊开的行业报告上。“2025年中国色织腈纶固体呢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50亿元,运动休闲和商务正装领域需求增长显著……”他指尖划过数据,抬头看向窗外——不远处的生产车间里,几排智能配色设备正发出轻微的嗡鸣,那是公司今年刚投产的有色腈纶条生产线,此刻正赶制一批发往浙江的订单。

“李经理,刚出炉的检测报告,这批浅灰腈纶条的色牢度4.5级,匀染性达到98%,比客户要求还高。”生产部黄厂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叠单据,黝黑的脸上带着笑意。这位在安泰干了28年的老纺织人,从最初的染缸操作工到如今的生产负责人,见证了公司从1993年建厂时的小作坊,成长为年产能超万吨的腈纶制品专业企业。

李雄接过报告,翻到原料成分页:“还是用的咱们自主研发的环保型匀染剂?”“那当然,”黄厂坐下喝了口茶,“你忘了去年‘双碳’核查组来,就夸咱们这套工艺——传统染色要排三次废水,咱们用生物降解染料,配合低温染色技术,水耗降了40%,能耗减了25%。现在下游做运动服的客户都抢着要,说用咱们的有色腈纶条,他们成衣染色环节直接省了,碳足迹一下就降下来了。”

这话说到了李雄的心上。他最近研究行业数据,发现“十四五”规划推动下,中国腈纶纤维市场正经历结构性调整,2023年规模已达350亿元,产量占全球45%以上,但“绿色化、智能化”成了新赛道。安泰早在2019年就嗅到了风向,当时市场上腈棉色纱需求刚露苗头,公司就砸下3000万上了智能纺纱线,如今这条线生产的抗起球腈纶纱,成了福建几家运动品牌的“香饽饽”——去年冬天一款加绒运动卫衣,光用安泰的腈纶纱就卖了500多万件。

“对了,上周上海家纺展的反馈怎么样?”黄厂突然想起。李雄笑着拿出手机,点开几张照片:“你看这款‘云絮’花式纱,用咱们的腈纶条和棉混纺,摸着手感像羊绒,价格却只有三分之一,现场就签了三家窗帘品牌。现在家居装饰市场年增速5.5%,咱们的花式纱线正好补上中高端市场的缺口。”他顿了顿,翻到另一张报表,“还有腈毛产品,行业预计从850亿涨到1050亿,咱们新开发的膨体腈纶条,跟羊毛混纺做西装面料,挺括又抗皱,杭州几家定制西装店都来试样了。”

正说着,车间的对讲机响了,黄厂接起听了几句,回头道:“德国的匀染剂专家到了,要跟咱们聊环保型匀染剂的联合研发。”李雄眼睛一亮:“就是那个年复合增长率8.5%的市场?他们看中咱们的应用场景了?”“可不是嘛,”黄厂起身整理了一下工装,“咱们一年用掉2000多吨匀染剂,生产线就是最好的实验室。走,一起去看看,说不定明年就能搞出更高效的配方。”

两人并肩走出办公楼,厂区里的玉兰树正值花期,风一吹,花瓣落在黄厂胸前的工牌上——那上面印着“安泰纺业,1993”。从最初靠几台旧纺纱机生产普通腈纶条,到如今拥有有色腈纶条、功能性腈纶纱、花式纱线三大产品线,服务全国300多家服装、家纺企业,这家扎根张家港32年的纺织企业,正踩着行业转型的鼓点,把一根根腈纶纤维,纺成绿色未来的经纬。

“对了,”快到车间时,李雄忽然说,“下个月的行业峰会,咱们把‘从纤维到成衣的碳足迹管理’案例报上去吧?让更多人看看,传统纺织也能玩出绿色科技。”黄厂用力点头,远处的智能生产线上,一卷卷染着春日色彩的腈纶条正缓缓下线,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那是市场的温度,也是安泰32年如一日的坚守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