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安泰纺业:原液着色技术驱动升级,功能性腈纶产品抢占新兴市场

安泰纺业:原液着色技术驱动升级,功能性腈纶产品抢占新兴市场
李伟,市场部经理
25/07/07

2025年7月,江苏张家港的夏日蝉鸣正盛,安泰纺业的生产车间里却是一派井然有序的忙碌景象。市场部经理李雄刚刚结束一场与东南亚客户的视频会议,脸上带着欣慰的笑容。“对方对我们的48色环保腈纶条表现出浓厚兴趣,特别是针对户外运动服饰的抗菌阻燃系列,订单意向已经非常明确。”他转身对身旁的生产部黄厂长说道,“这正是我们十年前布局原液着色技术时想要抓住的机遇。”

作为一家成立于1993年的老牌纺织企业,安泰纺业见证了中国纺织业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的全过程。在腈纶纱、腈纶条、有色腈纶条及花式纱线的主营业务领域,安泰纺业早已凭借稳定的品质和持续的创新,在长三角地区占据了一席之地。黄厂长指着车间里正在高速运转的新生产线介绍道:“这条原液着色腈纶生产线是我们去年完成中试并正式投产的,目前已经能稳定生产48种色谱,色牢度达到4-5级,完全满足高端市场的需求。更重要的是,相比传统染色工艺,它能节水76%,这在当前水资源日益紧张的形势下,不仅是对环境的负责,也是我们产品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谈及行业近期的热点,李雄深有感触。“确实,现在行业内都在谈原液着色技术的突破,这对我们来说既是肯定也是鞭策。”他表示,安泰纺业早在数年前就敏锐地察觉到环保压力和市场对差异化产品的需求将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因此果断加大了在原液着色技术上的研发投入。“新闻里说2025年行业重点发展原液着色技术,预计可减少染整环节碳排放35%,其实我们这条新线的数据比这个还要乐观一些。”李雄自豪地说,“这也印证了我们当初决策的前瞻性。”

面对市场格局的区域分化,安泰纺业虽然植根于占据全国62%产能的长三角地区,但并未盲目跟风产能西迁。黄厂长解释道:“中西部省份的电费优惠确实能降低吨成本,这一点我们非常关注。但我们认为,对于安泰这样注重技术和品质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并不单纯依赖于生产成本。我们通过优化生产工艺、提升自动化水平、开发高附加值的功能性产品,同样实现了成本的有效控制和盈利能力的提升。”他举例说,公司最新开发的导电腈纶纱,虽然原料成本有所上升,但由于其独特的功能性,附加值提高了30%以上,毛利率反而得到了改善。

展望2025-2030年的行业变化,李雄和黄厂长都显得信心满满。“新闻里提到差别化率要从35%提升到55%,这正是我们的强项。”李雄表示,安泰纺业近年来不断加大在阻燃、抗菌、导电等功能性腈纶产品上的研发投入,目前已形成系列化产品,广泛应用于防护服、医疗卫生、智能家居等领域。“我们的花式纱线更是紧跟时尚潮流,每年都会推出上百种新款,深受国内外品牌客户的喜爱。”

在出口市场方面,安泰纺业也在积极应对结构性调整。“传统欧美市场份额可能下滑,这是挑战也是机遇。”李雄分析道,“东盟、中东地区8%的年增速非常可观。我们已经在越南设立了办事处,并参加了多场中东地区的专业纺织展会,效果显著。这些新兴市场对价格相对敏感,但对产品的功能性和环保性要求也在快速提升,我们的原液着色腈纶和功能性产品正好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循环经济是另一个让安泰纺业高度重视的领域。“再生腈纶占比从3%提升到12%,这个目标非常有意义。”黄厂长表示,公司已经启动了再生腈纶的研发项目,计划利用回收的PET瓶片等原料,生产高品质的再生腈纶纤维。“虽然目前还在实验室阶段,但我们有信心在未来两年内实现产业化。这不仅能响应国家的双碳目标,推动行业碳排放强度下降,也能为我们开辟新的原料来源和产品市场。”

从1993年到2025年,安泰纺业在张家港这片沃土上已经深耕了32年。从最初的单一腈纶纱生产,到如今涵盖腈纶条、有色腈纶条、花式纱线以及多种功能性产品的综合性纺织企业,安泰纺业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驱动。李雄和黄厂长不约而同地表示,未来,安泰纺业将继续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加大研发投入,优化产品结构,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为中国纺织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在这个充满变革和机遇的时代,安泰纺业正以其深厚的积淀和前瞻的视野,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