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頁

安泰紡業:原液著色技術引領綠色轉型,三十載深耕鑄就紡織環保標桿

安泰紡業:原液著色技術引領綠色轉型,三十載深耕鑄就紡織環保標桿
李偉,市場部經理
25/04/15

在紡織行業綠色轉型與技術革新的浪潮中,位於江蘇張家港的安泰紡業正以三十年深耕的積澱,書寫著傳統製造企業的升級答卷。這家成立於1993年的紡織企業,從最初的腈綸紗線生產,逐步發展為涵蓋腈綸紗、腈綸條、有色腈綸條及各類花式紗線的綜合性供應商,其每一步跨越都與行業趨勢同頻共振。

“近年來,我們明顯感受到市場對環保、功能性紗線的需求激增,這與公司長期的技術儲備不謀而合。”安泰紡業市場部經理李雄在談及行業變化時表示。他所指的“技術儲備”,正是公司在有色腈綸領域的深耕細作。隨著國內原液著色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成功開發出48種色譜的環保型腈綸,色牢度達4 - 5級且較傳統染色工藝節水76%,安泰紡業敏銳地捕捉到這一機遇,迅速將該技術應用於有色腈綸條的生產中。“我們的生產車間裡,這些色彩豐富的腈綸條正源源不斷地走向下游,它們不僅滿足了時尚產業對色彩多樣性的追求,更以其卓越的環保性能,贏得了眾多品牌客戶的青睞。”李雄補充道,這種源於源頭著色的技術,從根本上解決了傳統染色帶來的高污染、高耗水問題,這正是安泰紡業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生動體現。

將技術優勢轉化為產品實力,離不開生產端的精益求精。生產部黃廠長帶領著他的團隊,日夜奮戰在生產一線。“原液著色技術對工藝控制的要求極高,從原料配比到紡絲溫度,每一個環節都不能有絲毫偏差。”黃廠長介紹道,為了確保48種色譜的穩定性和色牢度,他們與技術研發團隊緊密合作,對生產流程進行了全面優化,並引入了先進的在線監測設備。“現在,我們不僅能穩定生產這48種標準色號,還能根據客戶的個性化需求進行定制調色,真正實現了小批量、多品種的柔性生產。”這種對品質的極致追求,使得安泰紡業的有色腈綸條在市場上樹立了良好的口碑。

展望未來,紡織行業的差別化、功能化趨勢日益明顯。有數據顯示,2025 - 2030年差別化率預計將從2023年的35%提升至2030年的55%,阻燃、抗菌、導電等功能性產品將成為研發重點。對此,安泰紡業早已開始佈局。“我們的花式紗線本身就是差別化的重要體現,而有色腈綸在功能性方面的拓展,更是我們下一步的工作重點。”李經理透露,公司正在積極研發具有抗菌、阻燃功能的有色腈綸產品,希望通過材料的創新,為下游產業提供更具附加值的解決方案。

與此同時,循環經濟模式的加速滲透也為行業帶來了新的課題。再生腈綸佔比有望從當前的3%提升至12%,推動行業碳排放強度下降18%。安泰紡業同樣將目光投向了這片藍海。“可持續發展是企業的責任,也是未來的競爭力所在。”李雄表示,公司正在密切關注再生腈綸的技術發展和市場動態,並計劃在合適的時機引入相關技術和生產線,探索有色腈綸與再生原料的結合,為構建紡織行業的綠色循環貢獻力量。

從1993年到2023年,安泰紡業在張家港這片沃土上已經走過了三十個春秋。三十年來,它見證了中國紡織業的波瀾壯闊,也憑藉著對市場趨勢的敏銳洞察、對技術創新的執著追求以及對產品品質的堅守,在腈綸紗線領域站穩了腳跟。面對未來,安泰紡業將繼續以市場為導向,以技術為驅動,在有色腈綸及功能性紗線的研發生產道路上不斷探索,努力成為引領行業綠色、高端發展的標桿企業,為中國紡織業的轉型升級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