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頁

安泰紡業:踩準紡織回暖節奏,以創新應變穩立市場潮頭

安泰紡業:踩準紡織回暖節奏,以創新應變穩立市場潮頭
李偉,市場部經理
25/07/14

七月的張家港,暑氣漸濃,安泰紡業的生產車間裡卻比天氣更火熱——一排排紡紗機高速運轉,五顏六色的腈綸條在流水線上跳躍,打包區的工人正將剛下線的腈綸紗裝車,準備發往浙江的服裝客戶。市場部經理李雄站在調度室的電子屏前,看著實時滾動的訂單數據,嘴角揚起笑意:「今年第二季以來,咱們的腈綸紗和有色腈綸條訂單量同比增長了12%,這波紡織市場的回暖,咱們算是踩準了節奏。」

這份「踩準節奏」的底氣,源於安泰紡業對行業動態的敏銳捕捉。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規模以上紡織企業紗、化纖產量同比分別增長4.9%和5.5%,消費市場的活躍度超預期。「紗線是紡織產業鏈的『神經末梢』,下游服裝、家紡需求起來了,上游紗線自然跟著熱。」李雄指著屏幕上的行業報告分析,「我們主力產品腈綸紗、腈綸條恰好踩在這個風口上——腈綸纖維保暖性好、色彩鮮豔,這兩年在保暖內衣、毛絨玩具、時尚針織領域特別受歡迎,加上今年消費市場復甦,客戶補庫存的需求很旺盛。」

不過,市場回暖的背後,原料端的波動也考驗著企業的應變能力。七月初,山東海江13萬噸/年丙烯腈裝置臨時停車檢修,吉林石化26萬噸新裝置又計劃月底投產,疊加利華益丙烯腈報價下調至7900元/噸,原料市場一時呈現「供應緊平衡+價格震盪」的複雜局面。丙烯腈作為腈綸的核心原料,其價格和供應直接影響生產成本。「原料是生產的『糧草』,我們必須提前佈局。」生產部黃廠長帶著安全帽,在原料倉庫前查看最新到港的丙烯腈儲罐,「早在六月底,我們就根據行業信息預判到七月可能出現的供應波動,提前與吉林石化、寧波鎮海等大型供應商簽訂了長協價,同時調整了生產排班,把高耗料的常規腈綸條產能壓縮10%,轉向低耗料、高附加值的有色腈綸條和花式紗線生產。」

這種「以需定產、以產優料」的策略,讓安泰紡業在原料波動中穩住了陣腳。走進染色車間,一組組自動化染缸正在工作,不同於傳統紗線先紡紗後染色的工藝,安泰的有色腈綸條採用「原液著色」技術,在纖維生產階段就融入環保色母粒,可以省去後續染色環節、降低30%用水量,還能實現色彩飽和度更高、色牢度達4級以上的效果。「現在的服裝品牌越來越看重環保和個性化,我們的有色腈綸條有120多種常規色號,還能根據客戶需求定制潘通色卡,浙江一家做設計師品牌的客戶,上個月剛追加了500噸『莫蘭迪色系』訂單。」黃廠長笑著說,這套技術是公司2019年投入2000萬研發的,如今成了應對市場變化的「撒手鐧」。

從1993年在張家港建廠時的單一腈綸紗生產線,到如今擁有腈綸紗、腈綸條、有色腈綸條、花式紗線四大產品線,年產各類紗線3萬噸的行業隱形冠軍,安泰紡業的32年發展史,正是中國紡織業從「規模擴張」向「質量效益」轉型的縮影。「我們不追求『大而全』,而是聚焦腈綸細分領域做『專而精』。」李雄拿起一卷蓬鬆的花式紗線介紹,「比如這款『圈圈紗』,用在童裝毛衣上會有立體絨毛感,去年通過沃爾瑪的驗廠後,出口量一下子翻了三倍。現在我們60%的客戶都是合作超過10年的老夥伴,靠的就是穩定的質量和快速的響應能力。」

眼下,吉林石化的新丙烯腈裝置即將投產,國內丙烯腈庫存已攀升至4.58萬噸,原料供應有望趨於寬鬆。黃廠長的生產計劃表裡,下個月的重點是調試新上的「賽絡緊密紡」設備:「這套設備能讓腈綸紗的毛羽減少40%,強度提升15%,專門對接高端運動服飾客戶。」而李雄則在準備月底的上海面料展,他的樣品包裡,除了常規產品,還多了幾款用再生腈綸做的紗線「聽說巴基斯坦今年棉花進口量下調了4.4萬噸,天然纖維供應偏緊的話,再生化纖紗可能會有新機會,我們得提前讓客戶看到安泰的創新能力。」

車間裡的機器聲依舊轟鳴,陽光透過高窗灑在碼放整齊的紗卷上,折射出五彩斑斕的光。對安泰紡業而言,這道光不僅是訂單增長的暖色,更是32年專注腈綸領域的堅守之光——在紡織行業的浪潮中,唯有敏銳捕捉趨勢、深耕技術創新,才能讓「安泰製造」始終站在市場的潮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