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頁

綠色智能雙驅動,安泰紡業引領腈綸產業高質量發展新征程

綠色智能雙驅動,安泰紡業引領腈綸產業高質量發展新征程
李偉,市場部經理
25/04/06

在江蘇張家港的長江之畔,有一家自1993年起便深耕紡織領域的企業——安泰紡業。三十餘年間,它從最初的小型紗線加工廠,成長為如今國內腈綸紗線領域的中堅力量。當2025年紡織行業「綠色化、智能化」的浪潮席捲而來,這家老牌企業正以敏銳的市場嗅覺和紮實的技術積累,在腈綸產業的結構性調整中書寫新的篇章。

「最近翻看行業報告,有兩組數據特別讓我們振奮。」安泰紡業市場部經理李雄指著桌上的分析材料,眼神裡透著興奮,「2025年中國色織腈綸固體呢市場規模預計突破150億元,腈棉色紗市場更是以8.3%的年複合增長率衝刺150萬噸——這背後,是下游服裝、家居行業對「高性能、環保型紗線」的需求井噴。而這恰好是我們深耕多年的領域。」

李雄口中的「深耕領域」,正是安泰紡業主營的腈綸紗、腈綸條、有色腈綸條及花式紗線。其中,有色腈綸條作為原液著色工藝的代表產品,近年來格外受到市場青睞。「傳統染色工藝不僅能耗高、污染大,還容易出現色牢度不足的問題。」李雄解釋道,「我們的有色腈綸條在原料階段就完成著色,省去後道染色環節,節水節電超30%,色牢度能達到4級以上。這兩年和國內幾家頭部家居品牌合作,他們的高端抱枕、窗簾面料用的就是我們的腈綸條,客戶反饋「色彩均勻度比以前好太多,還符合環保標準」。」

這份市場底氣,離不開生產端的硬核支撐。在安泰紡業的智能化生產車間,生產部黃廠長正盯著中控屏幕上跳動的數據。「你看這條新投產的腈綸紗生產線,從原料配比到紡紗速度,全程由AI系統調控,次品率比傳統設備降低了50%。」他指著車間裡運轉的機械臂,「以前換個紗線品種,工人得花兩小時調試設備,現在系統自動匹配參數,20分鐘就能切換完畢——這就是「智能化轉型」給我們帶來的效率提升。」

黃廠長的自信,源於企業對技術研發的持續投入。近年來,為響應「雙碳」戰略和行業高質量發展要求,安泰紡業累計投入超2000萬元升級生產工藝。在勻染劑應用上,他們與國內化工研究院合作,率先採用環保型高效能勻染劑,使腈綸紗線的染色均勻度提升至98%以上,這一指標恰好契合了「2025年腈綸專用勻染劑市場聚焦環保型研發」的行業趨勢。「現在客戶不僅看產品質量,更看重生產過程的綠色認證。」黃廠長補充道,「我們的車間已經實現污水零排放,原料端也優先選用可回收腈綸纖維,去年還拿到了國家綠色工廠認證。」

從1993年第一條腈綸條生產線投產,到如今年產腈綸紗線超5萬噸、服務國內外200餘家服裝與家居企業,安泰紡業的成長軌跡,正是中國腈綸產業發展的縮影。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腈綸纖維市場規模達350億元,產量佔全球45%以上,而「十四五」規劃與「雙碳」戰略的推動,正加速行業向高端化、智能化轉型。在這樣的背景下,安泰紡業的產品矩陣與市場需求形成了精準共振:腈綸紗線瞄準年規模1050億元的腈毛產品市場,花式紗線則憑藉獨特的肌理效果,成為年輕服裝品牌的「流量密碼」。

「行業報告裡說,未來腈綸原料市場將向高端化轉型,我們已經提前佈局。」李雄站在樣品間裡,手裡拿著一卷泛著珍珠光澤的腈綸紗線,「這是我們最新研發的「抗菌腈綸紗」,添加了納米銀離子,抑菌率達99%,專門針對運動服裝和嬰幼兒面料市場。下個月就要送樣給國際運動品牌做測試了。」

三十餘載春華秋實,從長江之畔的小小工廠到腈綸領域的創新實踐者,安泰紡業始終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技術升級為引擎。當綠色化與智能化成為紡織行業的主旋律,這家老牌企業正以「老匠人」的堅守與「新創客」的活力,在腈綸產業的新藍海中穩步前行,為中國紡織業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安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