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頁

需求爆發!安泰紡業以原液著色技術與綠色生產領跑2025腈綸紗市場

需求爆發!安泰紡業以原液著色技術與綠色生產領跑2025腈綸紗市場
李偉,市場部經理
25/07/24

七月的張家港,暑氣漸盛,安泰紡業的生產車間裡卻透著一股井然的忙碌——智能化生產線上,一卷卷色澤飽滿的腈綸條正沿著傳送帶勻速前進,經過牽伸、加捻,最終成為細膩的腈綸紗。市場部經理李雄手裡捏著剛列印好的《2025年中國腈綸混紡紗行業市場調查報告》,快步走向生產部,黃廠長正盯著中控螢幕上的即時數據,眉頭微蹙又舒展開來。

“黃廠,剛看到行業報告,今年腈綸混紡紗市場規模預計還要往上走,服裝、家紡這些下游領域的需求太旺了。”李雄把報告放在操作台上,指著其中一段,“你看,光上半年,國內幾家頭部服裝品牌的腈綸混紡面料訂單就同比漲了15%,還有家紡企業在推的‘暖感腈綸被’系列,都點名要高彈腈綸紗。”

黃廠長拿起報告掃了幾眼,指尖在螢幕上點了下,調出一組數據:“我們上個月剛調整的腈綸混紡紗生產占比,從30%提到了42%,就是盯著這塊需求。你還記得去年冬天,浙江那家家紡客戶要的‘雪花紋腈綸紗’嗎?當時他們說市場反饋‘又軟又暖,洗了不變形’,今年直接追加了三倍訂單。”他頓了頓,指向車間角落的新設備,“那幾台德國進口的精密紡紗機,就是為了這批訂單緊急調試的,現在紗線均勻度能控制在±1.5%以內,客戶驗廠時都說‘這精度,在長三角找不出第二家’。”

兩人正說著,李雄的手機彈出一條行業新聞推送——河北艾科瑞纖維有限公司剛授權了一項“原液著色腈綸黑色纖維的製備方法”。他笑著晃了晃手機:“你看,行業裡都在盯著有色腈綸技術突破了。咱們的有色腈綸條,是不是又能拿出來‘秀’一下了?”

黃廠長聞言眼睛一亮:“可不是嘛!咱們從2018年就啃這塊硬骨頭,現在‘原液著色’工藝早就不是新鮮事了。你還記得2020年那個澳大利亞客戶嗎?他們要的‘深海藍’腈綸條,要求色牢度5級、耐光等級4級,當時國內沒幾家能做,咱們實驗室熬了三個月,調整色母粒配比和紡絲溫度,最後不僅達標,還把生產週期從25天壓縮到18天。現在咱們的有色腈綸條色系已經擴到120多種,從常規的黑白灰到今年流行的‘霧粉’‘青檸綠’,訂單排到下個月了。”他拿起一卷剛下線的“煙灰紫”腈綸條,對著光看了看,“這顏色,不用後期染色,直接紡紗織布,既省了客戶的染色成本,又減少了廢水排放——這不正好踩中行業‘綠色生產’的節奏嘛。”

話題轉到原料,李雄翻到報告裡的另一頁:“對了,吉林石化那個26萬噸丙烯腈裝置,月底就要投產了,聽說國內丙烯腈庫存已經到4.58萬噸,比上週還漲了點。咱們的原料採購團隊是不是早就動手了?”

“早著呢!”黃廠長語氣裡帶著點自豪,“去年年底就跟吉林石化簽了長期協議,他們這次擴產,咱們的採購量直接鎖定了新增產能的15%。原料穩,生產才能穩。你想,咱們一年要消耗近萬噸丙烯腈,要是原料斷供或者價格大起大落,下游客戶的訂單怎麼保?就像今年春天,華東地區丙烯腈供應緊張那會兒,咱們靠著提前儲備的原料,硬是沒耽誤江蘇一家戶外品牌的‘輕量保暖抓絨衣’訂單,他們後來還把我們列為‘戰略供應商’了。”

車間外的倉庫裡,幾輛物流車正排隊裝貨,其中一輛車身上印著某國民女裝品牌的logo。李雄望著這場景,想起1993年公司剛成立時的樣子——那時還是個只有20多名工人的小作坊,如今已是佔地80畝、年產能超2萬噸的現代化紡織企業,客戶名單裡既有國內上市公司,也有歐洲、東南亞的老牌面料商。“32年了,從‘做紗線’到‘做客戶需要的好紗線’,咱們這步棋走對了。”他感慨道。

黃廠長點點頭,又把目光轉回中控螢幕:“下半年還有幾個新動作,跟東華大學合建的‘功能性腈綸材料實驗室’下個月揭牌,到時候要重點攻關高吸濕腈綸和抗菌腈綸;車間的光伏專案也快完工了,投產後每年能省30%的電費,碳排放再降15%。行業在往前跑,咱們可不能掉隊。”

夕陽透過車間的高窗,給機器鍍上一層暖光,空氣中彌漫著腈綸纖維特有的淡淡清香。李雄和黃廠長相視一笑,轉身走向下一個生產區——那裡,一批為秋季童裝準備的“雲朵白”腈綸紗正在等待質檢,而遠處的訂單系統裡,又跳出幾條新的需求提示,來自浙江的家紡客戶和廣東的產業用紡織品企業。在腈綸混紡紗市場持續升溫的2025年,這家紮根張家港32年的紡織企業,正用一卷卷有溫度的紗線,編織著屬於自己的“紡織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