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泰紡業原液著色技術突圍:48色譜環保腈綸條引領綠色智造新風向

2025年7月的張家港,暑氣漸盛,但安泰紡業的生產車間裡,比天氣更火熱的是一條條全速運轉的原液著色腈綸生產線。市場部經理李雄剛剛掛斷一個來自浙江的客戶電話,臉上難掩興奮:「黃廠,咱們的48色譜環保腈綸條又拿下一個大訂單!客戶說就看中咱們色牢度能穩定在4-5級,而且比傳統染色工藝節水76%,這對他們下游做高端戶外服飾太重要了。」
生產部的黃廠長聞言,黝黑的臉上露出一絲欣慰。他從車間巡檢回來,藍色工裝袖口還沾著些許棉絮:「這都是咱們技術團隊熬了無數個通宵的成果。你還記得三年前咱們下決心上原液著色項目時,多少人擔心咱們幹不過日本三菱、德國Dralon這些巨頭?現在你看,咱們的產品光澤度能穩定在80-85度的國際標準,色牢度也追上來了,這差距不就一點點縮小了嘛!」
這場技術突圍,恰與行業發展大勢同頻共振。2025年,原液著色技術被列為紡織行業重點發展方向,預計可減少染整環節碳排放35%。作為國內最早一批佈局該技術的企業之一,安泰紡業早已敏銳捕捉到這一趨勢。自1993年成立以來,這家紮根張家港的紡織企業,從最初的腈綸紗生產,到如今形成腈綸紗、腈綸條、有色腈綸條及各類花式紗線的全產品線佈局,每一步都踩準了行業升級的鼓點。
「你看這丙烯腈市場,最近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李雄翻看著最新的行業動態,「山東海江停車檢修,吉林石化新裝置要投產,利華益報價還下調了50元。原材料市場波動大,但咱們的有色腈綸條因為是原液著色,省去了後續染整環節,反而在成本控制上更有韌性。」黃廠長接過話頭:「可不是嘛,咱們現在的中試產線早就跑順了,上個月剛通過了省級技術鑒定。你還記得剛開始調試設備那會兒,為了一個色號的穩定性,咱們和德國工程師視頻會議開到凌晨兩點。現在好了,48種色譜,客戶要什麼顏色,咱們就能快速響應。」
在安泰紡業的樣品室裡,一排排色彩飽滿的腈綸條樣品整齊排列,從馬卡龍色系到莫蘭迪色調,儼然一個小型色譜博物館。這些產品不僅供應國內知名服飾品牌,還通過跨境電商平台銷往東南亞和歐洲市場。「以前客戶總說咱們的紗線顏色『差點意思』,現在他們見到咱們的原液著色腈綸條,都忍不住伸手摸一摸,說這光澤度、色牢度,不比進口的差。」李雄拿起一束孔雀藍腈綸條,語氣中滿是自豪。
從1993年的小作坊到如今擁有三條智能化生產線的行業隱形冠軍,安泰紡業用近30年的堅守詮釋了「專精特新」的奧義。當行業還在為丙烯腈庫存增加0.3萬噸而焦慮時,安泰紡業早已通過技術創新打開了新的增長空間。「下一步,我們計劃把異形截面技術和原液著色結合起來,開發更具功能性的腈綸產品。」黃廠長望著窗外的生產廠區,眼神堅定,「紡織行業不是夕陽產業,只要肯在技術上投入,在綠色發展上發力,就一定能蹚出一條高質量發展的新路。」
此刻,車間裡的機器聲依舊轟鳴,但在這聲音裡,我們聽到的不僅是紡織企業的生產節奏,更是中國紡織業向「綠色智造」轉型的鏗鏘足音。安泰紡業,這家從張家港走出的企業,正以其對技術創新的執著,在原液著色的藍海上,書寫著屬於中國紡織的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