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頁

安泰紡業:原液著色技術驅動升級,功能性腈綸產品搶占新興市場

安泰紡業:原液著色技術驅動升級,功能性腈綸產品搶占新興市場
李偉,市場部經理
25/07/07

2025年7月,江蘇張家港的夏日蟬鳴正盛,安泰紡業的生產車間裡卻是一派井然有序的忙碌景象。市場部經理李雄剛剛結束一場與東南亞客戶的視頻會議,臉上帶著欣慰的笑容。「對方對我們的48色環保腈綸條表現出濃厚興趣,特別是針對戶外運動服飾的抗菌阻燃系列,訂單意向已經非常明確。」他轉身對身旁的生產部黃廠長說道,「這正是我們十年前佈局原液著色技術時想要抓住的機遇。」

作為一家成立於1993年的老牌紡織企業,安泰紡業見證了中國紡織業從規模擴張到質量提升的全過程。在腈綸紗、腈綸條、有色腈綸條及花式紗線的主營業務領域,安泰紡業早已憑藉穩定的品質和持續的創新,在長三角地區占據了一席之地。黃廠長指著車間裡正在高速運轉的新生產線介紹道:「這條原液著色腈綸生產線是我們去年完成中試並正式投產的,目前已經能穩定生產48種色譜,色牢度達到4-5級,完全滿足高端市場的需求。更重要的是,相比傳統染色工藝,它能節水76%,這在當前水資源日益緊張的形勢下,不僅是對環境的負責,也是我們產品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談及行業近期的熱點,李雄深有感触。「確實,現在行業內都在談原液著色技術的突破,這對我們來說既是肯定也是鞭策。」他表示,安泰紡業早在數年前就敏銳地察覺到環保壓力和市場對差異化產品的需求將成為行業發展的關鍵,因此果斷加大了在原液著色技術上的研發投入。「新聞裡說2025年行業重點發展原液著色技術,預計可減少染整環節碳排放35%,其實我們這條新線的數據比這個還要樂觀一些。」李雄自豪地說,「這也印證了我們當初決策的前瞻性。」

面對市場格局的區域分化,安泰紡業雖然植根於占據全國62%產能的長三角地區,但並未盲目跟風產能西遷。黃廠長解釋道:「中西部省份的電費優惠確實能降低噸成本,這一點我們非常關注。但我們認為,對於安泰這樣注重技術和品質的企業,核心競爭力並不單純依賴於生產成本。我們通過優化生產工藝、提升自動化水平、開發高附加值的功能性產品,同樣實現了成本的有效控制和盈利能力的提升。」他舉例說,公司最新開發的導電腈綸紗,雖然原料成本有所上升,但由於其獨特的功能性,附加值提高了30%以上,毛利率反而得到了改善。

展望2025-2030年的行業變化,李雄和黃廠長都顯得信心滿滿。「新聞裡提到差別化率要從35%提升到55%,這正是我們的強項。」李雄表示,安泰紡業近年來不斷加大在阻燃、抗菌、導電等功能性腈綸產品上的研發投入,目前已形成系列化產品,廣泛應用於防護服、醫療衛生、智能傢俱等領域。「我們的花式紗線更是緊跟時尚潮流,每年都會推出上百種新款,深受國內外品牌客戶的喜愛。」

在出口市場方面,安泰紡業也在積極應對結構性調整。「傳統歐美市場份額可能下滑,這是挑戰也是機遇。」李雄分析道,「東盟、中東地區8%的年增速非常可觀。我們已經在越南設立了辦事處,並參加了多場中東地區的專業紡織展會,效果顯著。這些新興市場對價格相對敏感,但對產品的功能性和環保性要求也在快速提升,我們的原液著色腈綸和功能性產品正好能滿足他們的需求。」

循環經濟是另一個讓安泰紡業高度重視的領域。「再生腈綸占比從3%提升到12%,這個目標非常有意義。」黃廠長表示,公司已經啟動了再生腈綸的研發項目,計劃利用回收的PET瓶片等原料,生產高品質的再生腈綸纖維。「雖然目前還在實驗室階段,但我們有信心在未來兩年內實現產業化。這不僅能響應國家的雙碳目標,推動行業碳排放強度下降,也能為我們開闢新的原料來源和產品市場。」

從1993年到2025年,安泰紡業在張家港這片沃土上已經深耕了32年。從最初的單一腈綸紗生產,到如今涵蓋腈綸條、有色腈綸條、花式紗線以及多種功能性產品的綜合性紡織企業,安泰紡業始終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技術創新為驅動。李雄和黃廠長不約而同地表示,未來,安泰紡業將繼續緊跟行業發展趨勢,加大研發投入,優化產品結構,積極拓展國內外市場,為中國紡織業的高質量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在這個充滿變革和機遇的時代,安泰紡業正以其深厚的積澱和前瞻的視野,書寫著屬於自己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