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泰紡業:原液著色腈綸技術引領行業「降本增效+品質升級」新潮流

七月的張家港,長江邊的風帶著濕熱的氣息掠過安泰紡業的廠區,生產車間裡機器轟鳴卻井然有序——這裡的生產線正滿負荷運轉,一批發往浙江的莫蘭迪色系有色腈綸條即將下線,而市場部經理李雄的辦公桌上,攤開的是近一個月的客戶詢價記錄,數據顯示,諮詢「原液著色腈綸產品」的家紡企業比上月增長了35%。「這波市場熱度,其實早有信號。」李雄拿起一份行業報告,指著7月中旬的兩條新聞,「你看,河北艾科瑞剛獲得原液著色腈綸黑色纖維的製備方法授權,匯隆新材也在投資者互動中提到原液著色滌綸纖維在家紡、服裝領域的需求增長,這說明「從源頭著色」正在成為行業共識。」
作為1993年就紮根張家港的紡織老兵,安泰紡業從最初的單一腈綸紗生產,到如今覆蓋腈綸紗、腈綸條、有色腈綸條、花式紗線的全系列產品線,32年的積累讓它對市場趨勢有著敏銳的嗅覺。「上個月滌綸短纖價格持續弱勢,不少下游企業開始調整原料結構。」李雄解釋,「腈綸纖維本身保暖性、柔軟性突出,適合秋冬服裝和家紡面料,而我們的有色腈綸條用的是原液著色技術,從纖維生產環節就直接調色,色素均勻分佈在纖維內部,色牢度比傳統染色工藝至少高2級,耐洗耐曬,而且省去了後道染色環節,客戶的生產成本能降低15%以上——這正是現在市場需要的「降本增效+品質升級」方案。」
這樣的產品優勢,背後是生產端的硬實力。在生產車間,黃廠正帶著工程師檢查新投產的德國原液著色生產線。「這條線是去年投的,現在能實現168種基礎色的快速換產,客戶上午下單,下午就能調配方,3天內出樣。」黃廠指著正在運轉的設備,「就像前幾天,上海一家做高端羊絨混紡的客戶要定制「落日橙」色腈綸紗,傳統工藝至少要7天打樣,我們用原液著色技術,48小時就把樣品送到了客戶手上,現在訂單已經敲定了500噸。」他笑著補充,「生產部和市場部每週都開會,李經理他們反饋的客戶需求,比如「窗簾面料要耐曬500小時不褪色」「服裝面料要色彩飽和度高、手感蓬鬆」,我們都能通過調整紡絲溫度、色素配比來實現,這就是32年專注腈綸的底氣。」
這份底氣,也體現在與客戶的長期合作中。國內知名家紡品牌「水星家紡」的供應鏈負責人曾評價:「安泰的有色腈綸條做出來的窗簾,洗過10次顏色還是跟新的一樣,終端消費者投訴率下降了60%。」而在出口市場,安泰的花式紗線憑藉獨特的竹節、圈圈等紋理設計,常年供應日韓服裝品牌,「他們特別喜歡用我們的腈綸花式紗做毛衣,說既有羊毛的質感,價格又更親民。」李雄說。
從1993年第一縷腈綸紗下線,到如今擁有20項纖維製備專利、年產能超2萬噸的腈綸領域隱形冠軍,安泰紡業始終踩著行業發展的節拍。「原液著色不是簡單的技術跟風,而是對綠色紡織趨勢的響應。」李雄望著廠區裡的污水處理站,「傳統染色每噸纖維要耗水100噸,我們的原液著色技術能節水80%,這不僅是幫客戶降成本,更是整個行業的責任。」
夕陽西下時,車間的第一批「落日橙」腈綸紗打包完畢,即將發往上海。李雄的手機又響了,是一家做汽車內飾面料的新客戶,「聽說你們的有色腈綸條顏色穩定,能不能幫我們開發一款「深海藍」?」他笑著按下接聽鍵:「當然,我們的研發團隊隨時待命——畢竟,讓每一縷纖維都「自帶色彩」,這是安泰32年沒變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