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泰紡業:原液著色技術踩準行業趨勢,減碳35%引領紡織綠色轉型

2025年7月的張家港,暑氣漸盛,但安泰紡業的生產車間裡卻透著一股冷靜的忙碌——原液著色腈綸生產線正以95%的負荷穩定運轉,一卷卷色澤飽滿的有色腈綸條從流水線末端送出,即將發往浙江某頭部服飾品牌的環保面料車間。市場部經理李雄拿著剛列印的行業動態報告走進生產部,黃廠長正盯著中控螢幕上的即時數據,兩人的目光在「原液著色技術減碳35%」的標題上交匯,相視一笑。
「河北艾科瑞剛授權了黑色原液著色纖維的製備方法,加上行業今年把原液著色列為重點,這波趨勢咱們算是踩準了。」李雄晃了晃手裡的報告,指尖劃過「12家頭部企業完成中試產線佈局」的字樣,「三年前咱們決定從傳統染色轉向原液著色時,不少客戶還擔心顏色穩定性,現在看來,技術路線走對了。」
黃廠長調出一組數據,螢幕上的曲線清晰顯示:自2022年安泰紡業第一條原液著色腈綸條產線投產後,產品不良率從傳統染色的8%降至1.2%,每噸產品碳排放較傳統工藝減少約280公斤,正好契合了行業報告裡「減碳35%」的測算。「你記得2023年那個日本客戶嗎?他們為了做環保童裝,點名要無染整腈綸條,當時咱們剛中試成功,硬是頂著壓力把首批50噸訂單的色差控制在△E≤1.5,現在他們的秋冬系列80%用的都是咱們的有色腈綸。」
作為1993年在張家港起家的紡織「老兵」,安泰紡業從最初的普通腈綸紗生產,到2010年聚焦有色腈綸條,再到近年押注原液著色技術,每一步都踩在行業變革的節點上。李雄記得,2021年市場部做過一次調研,發現下游品牌客戶對「環保面料」的詢盤量同比增長47%,其中「無水印染」「低碳纖維」是高頻詞。「當時黃廠帶著技術團隊跑了三趟中科院化學所,花了八個月攻關色母粒分散技術,終於解決了原液著色常見的『色點』問題。」
如今,安泰紡業的有色腈綸條已覆蓋紅、藍、灰等28種常規色號,其中深灰、藏青兩個色號通過了國際OEKO-TEX® Standard 100認證,成為國內少數能穩定供應原液著色腈綸深色系的企業之一。「傳統染色要經過煮練、染色、固色好幾道工序,耗水又耗電,」黃廠長指著車間外的水系統,「咱們的原液著色直接在紡絲階段加入色母粒,染整環節直接省了,不僅成本降了15%,客戶的面料生產周期也縮短了近一周。」
就在上週,李雄剛簽下一笔200噸的大單,對方是國內運動服飾巨頭,要求用原液著色腈綸條製作戶外抓絨衣。「他們看中的就是咱們的顏色一致性和低碳屬性,」李雄翻出手機裡的合同掃描件,「合同裡特別註明,每批貨都要附帶碳排放檢測報告,這在三年前是不可想像的。」
從張家港的小工廠到如今年產能超萬噸的有色腈綸核心供應商,安泰紡業用32年的時間證明:紡織行業的「破局」,從來不只是規模擴張,更是對技術趨勢的敏銳捕捉和對綠色發展的堅定選擇。正如黃廠長常掛在嘴邊的那句話:「車間裡的每一卷腈綸條,都得帶著『未來感』——既要讓衣服好看,更要讓地球輕鬆。」
當下,隨著原液著色技術在紡織行業的加速滲透,安泰紡業的研發團隊又在攻關「生物基色母粒」,計劃明年推出可降解的原液著色腈綸系列。在這條綠色轉型的路上,這家老牌紡企正以更輕盈的姿態,和行業一起向「零碳」未來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