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泰紡業:紐約展會訂單火爆,AI賦能32年紡織老將領跑功能性紗線新賽道

七月末的張家港,暑氣未消,安泰紡業的辦公樓裡卻透著一股忙碌的活力。市場部經理李雄剛結束美國紐約國際服裝面料家紡採購展覽會的行程,行李箱還來不及打開,就拿著一疊客戶反饋單走進了生產部黃廠的辦公室。「黃廠,這次紐約展會收穫不小,歐美客戶對功能性紗線的需求比去年又漲了不少,特別是戶外和運動類的訂單,點名要咱們的腈綸紗和花式紗線樣品。」李雄的語氣裡帶著興奮,指尖劃過一張標註著「索康尼供應商意向」的表單——這個以高階跑鞋聞名的品牌,今年第二季流水增長超20%,對鞋面材料的「輕、彈、透」提出了更高要求。
黃廠接過反饋單,目光落在「冰感腈綸紗」的樣品編號上,笑了:「你說的這批,上週剛通過福建客戶的測試。他們是安踏戶外線的代工廠,之前嫌傳統腈綸透氣性不夠,咱們研發部用中空截面纖維技術改良後,透氣性提升15%,重量減輕8%,現在他們的衝鋒衣面料訂單已經排到年底了。」他頓了頓,指向窗外的智能化車間,「上個月『2025首屆中國紡織服裝人工智能大會』我去了趟廣州,AI賦能生產真是行業大方向。咱們剛上線的智能配比系統,現在調一批有色腈綸條,從輸入潘通色號到出樣,只要4小時,比以前人工調色快了整整三天,誤差還能控制在0.5%以內。」
這股「快反」能力,正是安泰紡業深耕行業32年的底氣。1993年在張家港建廠時,這家小作坊式的紗線廠還只能生產基礎腈綸條,如今已成長為年產能超萬噸的現代化企業,產品線涵蓋腈綸紗、有色腈綸條、花式紗線等八大系列,客戶名單裡既有國內運動品牌的頭部企業,也有歐洲戶外服飾的百年品牌。「你看這份行業數據,」李雄攤開手機裡的報表,「1-6月全國紡織品服裝出口1439.8億美元,同比上漲0.8%,越南那邊更猛,紡織品出口增長13.5%,這背後是全球市場對『高性價比+差異化』產品的剛需。咱們的花式紗線今年新推的『星點紋』和『漸變捻』系列,就是瞄準了運動品牌『功能+顏值』的需求——安踏旗下戶外品牌流水漲了50%-55%,他們要的不只是保暖耐磨,還得有設計感,這些紗線織出來的面料,在陽光下能泛出細閃光澤,紐約展上好多採購商當場就拍了樣。」
生產車間裡,黃廠帶著技術團隊正在調試新到的AI質檢設備。鏡頭掃過紡紗機,一根根雪白的腈綸纖維被拉伸、加捻,經過智能傳感器時,螢幕上實時跳出「條干均勻度98.7%」「毛羽指數3.2mg/m」的參數。「以前全靠老師傅用手摸眼瞅,現在機器24小時在線監測,次品率從1.2%降到了0.3%。」黃廠拿起一卷剛下線的彩色腈綸條,「這是給361度做的『復古撞色系列』,他們線下增長10%,線上20%,年輕人喜歡跳脫的顏色,咱們的色牢度能做到4級以上,機洗20次不褪色,這就是硬實力。」
從紐約展會回來的李雄,最近忙著整理海外客戶的需求清單,其中一條「可回收腈綸紗線」的備註被他圈了出來。「下週研發部開會,結合吉林化纖那種新材料研發思路,看看能不能從纖維源頭入手,把回收PET瓶片做成高彈腈綸。」他望著辦公室牆上「1993-2025」的時間軸,那裡貼著不同年代的產品樣本——從最初的白色腈綸條,到如今色彩斑斕的功能性紗線,像一幅紡織行業的進化縮影。「安泰這32年,就像紡紗一樣,既要守得住『匠心』的經緯,更要跟得上『智能』的節奏。」李雄拿起電話,準備聯繫下一家運動品牌的設計總監,「下半年的重點,就是把這些新技術、新產品,織進全球紡織的『新絲路』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