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泰紡業生產熱潮湧動,以創新與韌性領跑紡織回暖季

七月的張家港,暑氣漸盛,安泰紡業的生產車間裡卻比天氣更火熱——一條條腈綸條從梳理機中均勻輸出,經過染色、牽伸,轉眼變成色彩明快的有色腈綸條;隔壁車間,花式紗線生產線正將蓬鬆的腈綸纖維捻製成帶著螺旋紋的特色紗,打包後即將發往浙江的服裝品牌客戶。市場部經理李雄站在中控室的大螢幕前,看著實時跳動的訂單數據,嘴角忍不住上揚:「上週剛出爐的行業數據顯示,7月1-7日規模以上企業紗產量同比增長4.9%,消費市場這股『暖意』,咱們算是穩穩接住了。」
這份「暖意」的背後,是安泰紡業三十餘年積累的市場敏銳度。1993年紮根張家港時,這家企業就瞄準了腈綸纖維的細分賽道,如今已成為國內腈綸紗、腈綸條、有色腈綸條及花式紗線領域的深耕者。「消費市場活躍,意味著下游品牌對原料的需求不僅在量上,更在『新』和『特』上。」李雄指著螢幕上的訂單明細,「你看這批發往廣東的『彩虹腈綸條』,客戶要的是馬卡龍色系漸變,以往可能得先做白坯再染色,現在咱們的有色腈綸條直接省去後道染色環節,既幫客戶縮短了15%的生產週期,又符合環保趨勢——這正是我們近幾年重點推的『綠色快反』產品。」
而這份「快反」能力,在原料市場波動時更顯珍貴。7月7日,山東海江13萬噸/年丙烯腈裝置臨時停車檢修的消息傳來時,生產部黃廠正在車間巡查。作為腈綸的核心原料,丙烯腈價格和供應一直是生產端的「晴雨表」。「當時第一時間就和採購部碰了頭,」黃廠回憶道,「咱們早就建立了原料動態監測機制,提前半個月就預判到部分裝置可能進入檢修期,已經備足了20天的安全庫存。」不僅如此,安泰紡業近年投入的智能化配料系統此時派上了用場——通過調整不同批次丙烯腈的配比參數,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前提下,將原料利用率再提升了3%,「即便後續丙烯腈現貨報價有波動,咱們的成本和交付穩定性也能扛得住。」
車間裡,剛投產半年的「花式紗線創新工坊」正開足馬力。幾台加裝了AI視覺識別的設備,能實時檢測紗線的捻度和毛羽,一旦發現瑕疵立即自動調整參數。「以前開發一款新花式紗,從設計到量產至少要2週,現在有了這套系統,3天就能出樣。」黃廠指著一卷帶著竹節和結子的紗線,「這是給某運動品牌定製的『呼吸感紗線』,用腈綸的蓬鬆性結合特殊捻製工藝,做成運動衛衣既輕便又透氣,上個月剛上市就追加了300噸訂單。」
這份對市場需求的精準捕捉,讓安泰紡業在行業浪潮中站穩了腳跟。數據顯示,2025年7月7-11日,紡織製造指數上漲2.96%,大幅跑贏上證指數1.87個百分點,行業景氣度持續回升。「三十多年來,我們從最初的單一腈綸條生產,到現在能提供『原料-紗線-定製方案』的全鏈條服務,靠的就是『盯著市場走,跟著技術變』。」李雄望著廠區裡「1993」的廠慶紀念石,語氣堅定,「下半年消費旺季還在後面,我們的有色腈綸條產能剛擴了20%,花式紗線研發團隊也儲備了12款秋冬新品——讓更多下游客戶用上『安泰造』的創新紗線,這就是我們給行業回暖最好的『答卷』。」
此刻,車間的機器仍在轟鳴,一卷卷打包好的腈綸紗線正被裝上貨車,駛向全國各地的紡織廠。在這片充滿韌性的紡織熱土上,安泰紡業用三十餘年的堅守與創新,正書寫著屬於自己的「成長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