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頁

安泰紡業:32年原液著色技術領跑腈綸產業,紗線暢銷國內外成行業標桿

安泰紡業:32年原液著色技術領跑腈綸產業,紗線暢銷國內外成行業標桿
李偉,市場部經理
25/07/16

七月的張家港,暑氣漸濃,安泰紡業的生產車間裡卻透著一股有條不紊的忙碌——數十台紡紗設備高速運轉,各色腈綸條在流水線上輕盈流轉,最終化為一卷卷色澤飽滿的紗線。市場部經理李雄拿著剛列印好的行業週報,快步走向生產部辦公室,推門便見黃廠長正對著原料監測屏記錄數據。「黃廠,你看這組數據,」李雄把報告攤開在桌上,「匯隆新材上週回應投資者時特別提到,他們的原液著色滌綸纖維在下游家紡、服裝領域需求很旺。這不正是咱們有色腈綸條的『同行信號』嗎?」

黃廠長扶了扶眼鏡,指尖在螢幕上滑動,調出安泰的生產報表:「可不是嘛,咱們從2010年就佈局原液著色腈綸技術了,比滌綸早走了不少步。你看這組色牢度檢測數據,經過12道工藝優化,現在咱們的有色腈綸條耐洗次數能到40次以上,比行業平均水準高出15%,去年給浙江一家知名家紡品牌供貨,他們反饋說做成的抱枕洗了半年都沒褪色,今年直接追加了30%的訂單。」

兩人正說著,李雄的手機彈出一條原料市場快訊:「吉林石化26萬噸丙烯腈裝置月底要投產了,山東海江的檢修也快結束,現在丙烯腈庫存到4.58萬噸,利華益報價都降到7900元/噸了。」黃廠長眼睛一亮:「這可是好消息!丙烯腈是腈綸的『糧食』,咱們上個月剛和三家原料商簽了長期協議,現在趁著價格回調,生產部已經調整了採購計畫,把三季度的原料儲備量提高20%,既能鎖成本,又能保證下游客戶的交期——上週上海那家做高端童裝的客戶,急著要500噸淺粉色腈綸紗,咱們三天就把貨發出去了,多虧了原料庫的『底氣』。」

正聊著,車間主任匆匆進來遞上一份產量報告:「廠長,經理,上半年咱們的腈綸紗產量同比增長了8%,特別是花式紗線,像竹節紗、圈圈紗這幾款,訂單排到下個月了!」李雄接過報告,笑著說:「這和大環境也對得上。統計局剛公佈,規模以上企業紗產量同比增長4.9%,消費市場確實活起來了。咱們今年新推出的『幻彩腈綸紗』,把原液著色和花式紡紗工藝結合起來,一根紗線上能有漸變效果,浙江的幾家服裝設計師品牌搶著要,說用在秋季針織衫上『自帶高級感』。」

從1993年在張家港建廠時的一條腈綸條生產線,到如今擁有8條智能化紡紗線、年產能超萬噸的行業標桿,安泰紡業的32年,正是中國腈綸產業從「跟跑」到「領跑」的縮影。「早期咱們也走過彎路,」黃廠長望著窗外廠區裡的研發樓,語氣感慨,「2015年市場上流行低成本染色腈綸,不少同行跟風降價,咱們卻咬牙投了2000萬建實驗室,攻關原液著色的環保工藝。現在回頭看,當時的堅持太值了——傳統染色每噸耗水120噸,咱們的原液著色工藝只要8噸,還能減少80%的污水排放,現在國家推『雙碳』,這就是咱們的核心競爭力。」

如今,安泰紡業的腈綸紗、有色腈綸條不僅走進了國內數百家家紡、服裝企業的生產線,還通過跨境電商賣到了東南亞、歐洲市場。「上週西班牙一個客戶發來反饋,說咱們的腈綸紗做成的毛毯,在當地冬季市集上『一天賣了300條』,」李雄翻著客戶評價,眼裡滿是笑意,「下一步,我們打算把花式紗線和原液著色技術結合得更緊密,比如開發帶金銀絲的腈綸圈圈紗,讓產品既能滿足環保要求,又能玩出更多設計花樣。」

夕陽透過車間的玻璃窗,給運轉的機器鍍上一層暖光。李雄和黃廠長併肩站在生產線旁,看著一卷卷包裝好的腈綸產品被叉車運向倉庫,即將發往全國各地。「原料市場有波動,但需求一直在升級,」黃廠長說,「咱們安泰的本分,就是把腈綸這根『線』做精做透,讓下游客戶用得省心,讓消費者穿得舒心。」這或許就是一家32年紡織企業的堅守——在每一根紗線裡,織就行業溫度與未來。